首页
低碳产品
纺织节能空调系统
智能超大型节能工业吊扇
轧钢厂环境节能通风系统
隧道通风系统
软水处理及有害气体综合处理系统
案例展示
智能工业风扇降温系统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
金翼科技
公司介绍
资质荣誉
企业文化
总裁致辞
科技创新
科研力量
执行标准
服务支持
节能优势
招商合作
联系我们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NEWS
新闻资讯
中国梦 航天梦
热烈祝贺陕西金翼通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萍被选为2022年中国航天科普公益巡展传播大使
2022/12/14
2021
12-14
金翼科技“先进翼型节能风机技术”成功入选《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0)》
2020年9月18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0)》公告。其中我公司工业节能技术“先进翼型节能风机技术”成功入选《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0)》,在此表示热烈祝贺。 公司多项节能技术多次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代表公司的核心技术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肯定与支持推广,标志着我公司工业节能综合专业服务能力、先进领先技术,此次成功入选,喜登榜单,为公司后续拓展全国工业节能服务市场奠定基础,持续为用能单位创造技改效益,为国家节能减排事业贡献力量,体现企业社会责任! 根据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202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15%,重点推进节能工作的领域包括工业、建筑、交通、商贸流通、农业农村、公共机构等。其中,工业领域的节能工作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压力较大的推进领域。陕西金翼通风科技有限公司先进翼型节能轴流风机技术,率先在纺织、钢厂、隧道、电力、矿业等重点行业,在鲁泰集团、华茂集团、天虹集团、雅戈尔、银仕来、金号毛巾、山东联润、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等特大型企业中广泛推广应用,并取得突出成效,为用户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用户企业和业界的高度认可。运行综合消耗能耗低,综合节电10%以上,为“加快推动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促进工业降本增效”树立了行业标杆。
10-19
纺织车间温湿度与回潮率的关系
纺织厂使用的天然纤维(棉、毛、丝、麻)或利用自然界的纤维素及蛋白质制成的再生纤维(黏胶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其化学分子结构中都含有亲水极性基团,这种亲水极性基团为 水分子有相当的亲和力,能吸附水分子,这是主要的吸湿原理;又因为纤维具有多孔性,能吸 空气中的水汽(毛细管作用),使其凝结为液态水保留在孔隙中,并放出一定数量的热量,这是一种间接的吸湿原理。棉纤维是一种单细胞中空性物质,纺纱时很多根棉纤维聚合在一起,互相抱合或捻合,其间形成无数微细孔隙,更增加了吸湿能力,所以棉纱的回潮率比棉纤维要大。再就是附着于纤维、纱线和织物表面的水,属于物理吸附。故这些纤维的吸湿能力较强。而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原料经过化学作用,在高压下合成的合成纤维(涤纶、睛纶等),由于它们的化学分子结构中亲水极性基团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因此这些纤维的吸湿性能较差或不吸湿。 由于纤维中所含的水分在温度和含量不同时,纤维表面具有不同的水蒸气分压力,它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力形成一定的压力差。因此,含有水分的纺织材料与空气接触时,纺织材料即从周围空气中吸收水汽,或向周围空气中放出水汽,前一种现象称为吸湿,后一种现象称为放湿。 纤维的吸湿过程或放湿过程一直在进行着。附着在纤维表面的水分子,因分子的热运动而使一些水分子离去,同时又有一些水分子被吸附到纤维上。吸湿和放湿的速度开始快,以后逐渐减慢,这是因为水分子向纤维内部扩散有一个过程。当吸湿量等于放湿量时,即达到了吸湿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吸湿平衡时,吸湿和放湿这两种趋势相等。这时,纺织材料的回潮率不再变化,称为“平衡回潮率”。一般棉纤维经过6-8h后,即可以认为达到平衡状态。标准实验时,由于要求得到精确的平衡回潮率,通常要放置24h。 在同一温度和同一相对湿度下,纺织材料在吸湿和放湿时,含有水分的数量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放湿过程时棉纤维的回潮率比吸湿过程时要高些,这个现象称为吸湿保守性。吸湿保守性表明了棉纤维的吸湿等温线和放湿等温线并不重合,而形成"吸湿滞后圈"。 纤维吸湿保守性的产生原因是由于纤维吸湿后,纤维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当空气相对湿度降低时,水分子离开纤维回到空气中,纤维分子间的距离应恢复到吸湿前的位置,但由于吸湿平衡是动平衡,纤维中水分子离去的同时,又有部分水分子从空气中进入纤维,这样纤维分子间的距离就不能完全恢复到吸湿前的位置,而保持较大的距离,因而使纤维中保留了一部分水分子,从而有较高的回潮率,这样就形成了纤维的吸湿保守性,吸湿保守性也叫做"迟滞效应”。在控 制半制品回潮率时,这是一个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 空气的相对湿度愈大,纤维的回潮率也增大,相对湿度愈小,纤维的回潮也就减小。 纤维的吸湿性能随空气温度的增高而降低,随空气温度的降低而增高,这是因为温度升时纤维里的水分子活动激烈,从纤维内部逸出的动能增加,离开纤维的机会多于吸着在纤维表面的机会。因此,夏天车间里相对湿度偏高一些,对生产不会有多大影响,而在冬天,由于温较低,若相对湿度偏高,则回潮率就高,容易出现绕胶辊、绕胶圈和绕罗拉现象。因此,当温度高时,可适当提高一些相对湿度,以使求得的回潮率一样。 纺织厂各主要工序回潮控制范围 单位:% 原棉 棉卷 生条 熟条 粗纱 细纱 络整 浆纱 织造 整理 8~9 7.5~8.5 6~7 6.5~7 6.8~7.2 6~7 6.5~7.5 5~7 7~8 8.5以下 纺织厂在生产过程中对车间空气温湿度调节至关重要。车间空气的温湿度与纺织纤维的性能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温湿度对纺织工艺生产有很大影响,因此在纺纱织造等各工序中,对空气温湿度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实践证明,纺织厂每一道工序需配置合理的节能空调系统,根据各工序工艺要求合理的调节车间温湿度,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改善车间的生产状况,使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08-10
我公司荣获2019年度陕西省纺织行业科技创新先进企业
2020年6月30日,陕西省纺织行业协会第四届八次理事会暨2020年第一次会长办公扩大会在咸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陕西省财贸金融轻纺工会主席刘佐清,陕西省纺织行业协会会长田福海,相关高校、企业和研究院所领导及代表60多人出席了大会。会议表彰了2019年陕西省纺织行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我公司被授予“科技创新先进单位”。 近年来,立足于高起点的发展战略思维,以最新高科技先进技术,不断加速新产品的研发和革新,不断开拓和推动新的市场,公司拥有高性价比的产品,专业的设计工程团队,规范的施工人员,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体系。公司坚持在科技创新下生产高品质的产品、为客户打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空气环境的经营理念下,为客户创造更舒适、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发展方向,以保护空气环境及人类的健康为使命,愿与社会各界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07-07
纺织空调送回风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送风系统所负担的各个车间应保持预定的温湿度并持续稳定,为此送风量与排风量(或回风量)应大体平衡,前者应大于后者5%左右,使车间呈正压状态
07-04
车间温湿度对纺纱生产工艺的影响
棉纺车间空气温湿度对纺纱生产工艺影响很大。 生产实践证明, 温湿度调节不当或不稳定, 将会引起棉卷、 粗纱等回潮率不稳定, 从而影响成纱质量并增加纱线断头。 1、 温湿度对棉纤维回潮率的影响 在不同季节的气候中, 生产对空调温湿度指标的需求是随室外气候条件的变化而作相应调整的。 但纤维的回潮率则以稳定为优, 即空调工程要以稳定棉纤维回潮率为准,相应地按季节变化调节满足回潮率指标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让半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适当地放湿或吸湿, 从而达到半制品回潮率要求。 做到空调温湿度为纺织品回潮率服务,纺织品回潮率为纺纱生产工艺服务。 2、温湿度对并粗工序的影响 并粗车间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棉条的均匀度, 获得比较均匀稳定的粗纱捻度。 要求纤维柔软,抱合力强,便于加捻。在不发生“三绕”、不出现锭壳发涩和粗纱卷绕困难的前提下,车间相对湿度宜从高掌握。梳棉条由高温的梳棉工序进入温度较低、 相埘湿度较大的并条工序后, 纤维散热、吸湿。但实际情况是头并棉条回潮率基本不增加或增加甚微, 这是棉纤维性能有吸湿滞后现象的原因。 在二并时的吸湿性能可基本恢复正常。 棉纤维在并条工序是先保湿、再吸湿,其回潮率控制在 (6.8±0.2) %为宜。 众所周知,前纺对细纱工序而言是准备工序, 粗纱是细纱的最后准备工序, 控制粗纱回潮率既是粗纱工序本身的工艺要求, 也是细纱工序的工艺要求。 可以说粗纱回潮率是纺部生产的核心,要严格将粗纱回潮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生产实践表明, 当粗纱回潮率在(7±0.2) %时,棉纤维不绕胶辊、不缠罗拉,牵伸正常,条干、卷绕、成形等均为最佳状态, 它既适应粗纱本工序正常生产, 又满足下道工序细纱工艺的要求由于棉纤维在其化学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性基团羟基、 羧基和酰胺基, 它们主要依 *氢键与水分子结合,使水分子失去运动的能力,在纤维内部依存下来。水分子本身有极性, 又能吸附水分子, 这是主要吸湿原理。 棉纤维在空气中是湿还是放湿与空气的温湿度有直接关系。 当吸湿量等于放湿量时, 即达到了吸湿平衡状态,这时回潮率不再变化,称为“平衡回潮率”。一般棉纤维经过 6 h~8 h 后即可认为达到平衡状态。 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 Pq=φPb(φ 为空气相对湿度, Pb为某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 ) ,相对湿度愈大, Pq也愈大,则水分子到达纤维表面的机会愈多,使棉纤维回潮率增大,即空气的相对湿度与棉纤维的回潮率成正比。空气温度升高,棉纤维内水分子的动能增加, 容易脱离纤维材料的长链分子,离开纤维的机会多于吸着在纤维表面的机会即温度与回潮率成反比。 因此,夏天车间里相对湿度偏高一些, 对生产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而冬天,由于温度较低,为使纤维回潮率不发生大的变化, 相对湿度不能太高, 否则会出现绕胶辊、 绕胶圈和绕罗拉现象。
纱线毛羽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况 纱线毛羽是由纱线在成纱过程中,纤维露出纱体表面而形成的,棉纱是由一根一根短纤维经捻合凝聚而成的,有毛羽伸出纱体是必然的。毛羽按纤维伸出纱线基体的形态不同分为:端毛羽、圈毛羽和浮游毛羽三种;按纱线方向分为:头向毛羽、尾向毛羽、双向毛羽、圈向毛羽和乱向毛羽等。一般情况,0.5~1mm长度的毛羽占总数的60%左右,1~3mm长度的毛羽占总数的35%左右,3mm以上长度的毛羽占毛羽总数的5%左右。 毛羽是影响纱线外观和风格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纱线毛羽的状态直接影响到织造效率、布面风格和染色效果。特别是3mm以上的毛羽会严重影响后道的生产,影响纱线及其最终产品的外观、手感和使用性能。 如:纱线之间容易缠结,导致织布时纱线不能顺利通过经停片、综眼和筘齿,造成开口不清或断头增多。在无梭织机上使用时,因织机多为小梭口、大张力、高速度的工作状态,若纱线毛羽问题严重,则会引起经纱阻挡断头,织造效率降低。 随着纺织产品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人们丰富多彩的消费需求,近几年来对纱线的毛羽问题也相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由于环锭纱线的毛羽形态无规则性,在纱线表面的分布呈随机性,即使同一管纱线大、中、小纱各段长度反映的各种长度毛羽值往往差异也大。因此如何分析与评估本厂环锭纱线的毛羽状况,建立和加强纱线毛羽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先进的纱线毛羽检测手段,制定有关毛羽的质量标准,防止毛羽不良现象的产生,满足用户的要求。 二、毛羽不良的几种现象: 纱的毛羽问题有下列几种现象: 1、毛羽总体值较高,布面不清晰,严重影响染色效果; 2、毛羽CV值较高,布面欠平整,引起染色差异; 3、少数纱线毛羽浓密,导致在织布通道中形成棉球、棉结影响断头及布面 质量。 三、影响成纱毛羽的因素 毛羽大部分是在细纱机牵伸和加捻卷绕过程中产生的,而络筒后毛羽的数量是原纱毛羽的2—4.5倍,严重影响后道工序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诸多纺织企业对如何解决纱线毛羽这一现象而绞尽脑汁,费尽心力,但是结果却并不理想。下面简单地分析一下影响成纱毛羽的因素: 1、原料对毛羽的影响原棉的纤维长度、细度、成熟度、短绒率、纤维所携带的杂质等在纱线的形成过程中,对毛羽的产生将带来直接的影响。 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大,毛羽形成的机率小;当纤维长度较短时,纤维在纺纱过程中不能被正常的包覆,使纤维的一端裸露在纱体“螺旋线”外端的机会比较多而形成毛羽;纤维自身所携带的杂质在纺纱过程中容易产生疵点,影响须条的正常运行与伸直平行,使纤维露出纱体的机会增加而产生毛羽;原棉的短绒率越高,牵伸过程中浮游纤维多而毛羽的形成机率越大;原棉成熟度高,棉纤维的强力好,纤维相对来说粗细均匀,长度较长。纱线单位长度内纤维数减少,纤维头减少,而且,长细纤维易受加捻扭矩和纤维间摩擦力的作用而使可能伸出纱体的纤维头长度减短。所以,纱体光滑,毛羽较少;同一批原料中各唛头之间的马克隆值差异大、一致性差时,纤维在运行过程中受控力下降,易产生毛羽。所以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配棉的质量和回花的使用率,提高原料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前纺各工段对成纱毛羽的影响 清钢联开清线对成纱的毛羽也会有一定的影响,要求各设备的通道部位光洁无毛刺,无挂花现象(因刮擦而起毛形成毛羽),打手、尘棒、输棉帘上不能有毛刺与挂花现象,减少对纤维的刮擦与损伤;梳棉机各针布的锋利度要好,增强分梳效能,减少短绒的产生机会,合理锡林、道夫、盖板的速度、隔距与牵伸的配置,进一步伸直纤维,减少毛羽的形成机率。清梳联流程对纤维的打击力度比较大,在细纱高倍牵伸过程中被拉断的纤维比较多,使纱线的耐磨性变差,毛羽增多。 精梳工段: 一般来说,普梳纱比精梳纱的毛羽多30%~40%。通过精梳工艺,排除了棉条中的大量短纤维,提高了纤维伸直平行度,所以成纱毛羽会减少。 精梳准备工序要注意减少粘卷现象,精梳适当增加落棉,保持顶梳、锡林和毛刷良好的工作状态,整个输棉通道要光洁无毛剌。 并条工段要注意牵伸分配,促使弯钩纤维的伸直,从而减少毛羽的形成机率,喇叭口不能挂花,压力棒要定时检查、保证良好状态。 粗纱工段,成纱毛羽会随着粗纱捻度的增加而减少,粗纱的毛羽越多,那么细纱的毛羽也会随之增加,在所有有棉条通过的地方都要保持光洁,不能有挂花现象。 前纺各工段使用的塑料棉条筒与棉条相互摩擦而容易产生静电,纤维与纤维之间相互排斥和吸引,一些短绒不能被正常包覆而形成毛羽,塑料条筒要光洁无毛刺。 三、成纱的毛羽主要产生在细纱和槽筒工序 1、细纱工序对毛羽的影响细纱是纺纱的关键工序,其纺专器材的优劣对成纱毛羽影响较大 。 主要表现为: (1) 钢领直径不精确,圆整度、平整度不良,或有波纹、毛刺、凹凸不平与不光洁,钢领板不平或走动变形,上下运动不垂直,会造成纺纱张力的起伏波动与摩擦效应增加,导致纱线毛羽增加; (2) 钢丝圈与钢领配合不良、嵌花,会造成纱线毛羽显著增加; (3) 导纱钩起槽,对纱条的摩擦,会使毛羽增加; (4) 锭子对锭尖中心不准,造成纺纱张力波动而使纱线毛羽数量增加; (5) 细纱锭速也是影响毛羽的重要因素,成纱毛羽数随细纱锭速呈正比例增加; (6) 细纱机加捻部分的工艺条件与设备状态不良,纱线受到刮擦,会损伤纱线结构,使毛羽增加,加捻过程中,外来飞花和短绒附着于纱体而部分捻人纱中,也会形成毛羽。 (7) 细纱机的牵伸对毛羽的影响特别大,后区牵伸倍数越大,毛羽就会随之增加。另外随着细纱捻系数的增大而毛羽会降低; (8) 钢丝圈的轻重直接影响毛羽,钢丝圈在加捻过程中沿钢领轨道飞速的做跳跃式运动(不是摩擦运动),当钢领板处在小纱位置时,气圈张力过紧,这个时候是毛羽产生的最佳时期,钢丝圈太重,纺纱张力大,气圈小,使钢丝圈对纱条的摩擦增加,至使纱线与筒管顶端相碰摩擦而产生毛羽。同时,纱线也易被刮擦而形成棉结。若钢丝圈太轻,纺纱张力小,气圈过大而使纱线与隔纱板相碰撞而产生毛羽。 2、络筒工序对毛羽的影响 络筒工序是毛羽增长的关键工序,对毛羽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 (1) 络纱通道内的所有元件一旦出现毛刺、凹槽、破损,接触纱处表面不光洁时,棉纱在运动过程中就会受到较大的摩擦,并产生静电,导致棉纱毛羽增加; (2) 宝塔管、筒管和槽筒配合不良时,筒纱在运动中就会产生跳动与滑移,都会导致筒纱的局部加重摩擦,棉纱毛羽会显著增加; (3) 工艺参数:车速越高,纱线与槽筒之间的摩擦力越大,纱线受损伤也越大,毛羽数增加;络纱张力大,纱线与络纱通道各部件的摩擦力增大,棉纱毛羽变长、增多;筒纱卷装量对棉纱毛羽也存在一定的影响,若卷装过大,筒子重量大,筒子与槽筒摩擦力大,纱线受损伤大,棉纱毛羽量就会增加。 四、温湿度及其他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湿度是影响毛羽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种条件变化的不稳定性,很难量化它对毛羽的影响,只有从长期的监测中才能看到它对毛羽的影响趋势。 湿度大,则纤维体积膨胀,透气性差,单纤维强力提高,纱线在相同条件下耐受强力提高,耐摩擦力提高,毛羽有减少趋势,因此,在细纱,落筒工序适当增加加工环境的湿度,有利于毛羽的减少,细纱车间的相对湿度低于50%时,成纱毛羽会急剧增加。 纱线自身相互摩擦也会产生毛羽,从细纱机上落下的管纱或已络成的筒子纱在退绕、运输、储存过程中相互摩擦亦会产生毛羽。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尽量减少毛羽的产生机会。
07-02
工业风扇使用中的维护与保养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在于日常控制和管理。好的设备若得不到及时维修保养,就会常出故障,缩短其使用年限。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是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有效使用功能的手段。因此,对设备设施要进行有效的维修与保养,做到以预防为主,坚持日常保养与科学计划维修相结合以提高设备的良好工况。 1)季前保养: 1、在使用季节开始前,检查电机,拔下电源插头,检查电机各处线路是否通畅,线路的连接处有无出现断开或者短路情况;拧紧电机中的每个螺丝;检查电机中的绝缘电阻是否能够正常使用。 2、清擦电机,清除电机机座外部的灰尘油泥,如使用环境灰尘较多需每天清扫一次。 3、清擦电机启动设备外部灰尘泥垢,擦拭触头,检查各接线部位是否有烧伤痕迹,接地线是否良好。 4、检查润滑油标,油位应处于红线上。 5、检查扇叶是否有裂纹,是否干净,若沾染灰尘,请及时清洗。 6、检查风阀与机械内部的多个连接部分是否有松动。 7、检查轴承,清洗更换润滑脂或润滑油。 8、检查传动装置,检查皮带轮或联轴器有无魄力损坏,安装是否牢固,皮带及其联结扣是否完好。 9、检查设备3-5秒内是否起动完毕,若超时未转动或达不到70%-80%额定转速,应迅速切断电源,检查故障原因,切不可延迟,否则易烧坏绕组。 10、检查设备开启后是否存在异常振动、异常声音、异常过热。 11、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是否达到报废年限,灵敏度是否达到要求,达不到的必须报废或更换新的安全装置,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12、检查界面是否有报警提示。 13、检查电缆线路送电是否通畅。 14、检查紧固件是否松动。 15、检查风扇周边有无阻碍物。 2)风扇周期保养: 1、风扇运行1-2个月,如果扇叶太脏,应适时清洗,以免影响其运作效果。 2、投运后3个月左右对所有紧固件进行一次检查,看是否发生松动或变色,若松动则应重新紧固,变色则需要更换。 3、工作3-6个月清洗一次轴承,重新换润滑脂。 4、设备在日常维护保养中,不许拆卸零部件,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不允许带病运转。
06-30
【知识】温湿度对纺纱各工序的影响
温湿度对各工序成品半成品的产品质量影响很大,为保证产品品质,要做到合理控制并及时调整。以下分述温湿度对各纺纱工序的影响: 清棉工序: 相对湿度过低时:纤维脆弱,易被打断,增加短绒;棉卷蓬松;落棉飞花增加。 相对湿度过高时:杂质不易去除;棉卷易粘层;易产生束丝;棉卷易褶。 梳棉工序: 相对湿度过低时:静电作用大,棉网易破裂;落棉飞花多;除尘机组风耗大。 相对湿度过高时:分梳困难杂质不易去除;棉结增加;棉网下垂,断头增加;易烧罗拉;针布易生锈。 并条工序 温度过低:棉条发毛;飞花增多;静电作用增强,棉网破边多,易绕胶辊。 温度过高:易绕罗拉绕胶辊;产生松条;造成牵伸不良,条干恶化。 粗纱工序: 相对湿度过低:飞花多;粗纱松散断头多;纤维抱合力差,影响条干;粗纱成形不良。 相对湿度过高:易绕罗拉绕胶辊;锭翼管壁发涩,阻力大粗纱荡头;牵伸不良出硬头。 细纱工序: 相对湿度过低:飞花多;静电作用增加、条干恶化;毛羽增加;纤维抱合力差;成形不良。 相对湿度过高:易绕胶辊绕罗拉;飞花易粘附在胶辊和罗拉上;纲领、钢丝圈发涩,造成飞圈;断头增加;条干不良,粗节纱多;网络圈回转不灵活。
工业大风扇的优势及传统风扇之弊端
工业大风扇的优势 1.舒适 工业大风扇采用美国最新螺旋桨式流线型7.3米叶片,完美的流线型让用户享受到1-3m/s的立体式送风,形成大自然一样的微风系统; 2.使用便捷 采用最新变频无极调速控制系统,在使用方便的同时,人性化的操作界面也让您享受到科技成就生活之美; 3.美观、耐用 产品经过复杂表面处理,可免去清洁之苦;工业大风扇性价比最高,每台风扇的寿命可达10年以上; 4.节能、降耗 完美的流线型设计,严格的选型测试,可有效覆盖面积可达一千五百平米以上,而最大消耗功率仅1.5KW,堪称节能典范。 传统风扇之弊端 1)高转速直吹人体,带来诸多健康问题; 2)高转速运行下容易吸附空气中尘埃,不易清洁,并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3)覆盖范围极小,能耗高; 4)工业厂房及高大场馆内使用,影响车间和场馆的美观度。 5)使用极为不便,且容易带来安全问题。
06-28